有的時候,我覺得大多數中國人的信仰思維是頗為奇怪的。活著的時候拜拜菩薩,講講功德報應和轉世輪迴,一派佛家思想;死了以後就認定會上天堂,又和基督教沾點邊。其實也不難理解,如果只是把信仰當成一種安慰,那自然會用最讓自己舒心和接受的方式,在道德淪喪的社會中,給自己難能可貴的正直尋得肯定(如好人必有好報) ;在無法跨越的生死界限面前,將過世的至親至愛放置在一個安穩而美好的所在,柔化痛心的別離(如已故的先人在天上看著我們)。
毋庸置疑,天堂是極其美好的地方,也是死者生命延續的地方。沒有痛苦,沒有爭鬥,沒有PM2.5高得嚇人的霧霾。已故者在那裡離開復雜和污濁的世界,得享完全的安寧,永遠地生活下去。也正因為如此,天堂能給未亡人慰藉。
天堂如此美好,似乎一切的怨恨、詭詐、貪婪、自私、不公都不復存在,罪惡無從藏身,徹徹底底的美善。但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會有那樣的地方存在?
如果天堂只是人們美好幻想的集合,對現世不滿而生的強烈憧憬,那天堂給你的慰藉只是一紙虛幻。你的親友不在那裡,你也不會去到那裡,因為它不存在。
如果天堂真正存在,那為什麼人經過死亡,就會自動變身成為一個完人,進入到一個完美的境界呢?難道死亡真的有如此巨大的魔力,能消除人一切的不完美嗎?
一般來講,人是畏懼死亡的,因為那意味著痛苦、黑暗、隔絕。有享盡天年自然而終的人,有悲哀絕望輕生的人,有為著大義犧牲的人,但沒有歡歡喜喜盼望死亡的人。因為死亡從來不是另類的美好,相反,是一種做錯事以後的結果。
自亞當夏娃吃下分別善惡樹的果子,從此死亡進入世界,人必須勞苦工作才能糊口,女人生產多受痛苦,而夫妻之間的相互轄制和管束也不會停止。千百年前聖經就寫明了人間罪的源頭,社會關係與夫妻關係的現狀和死的形態,兩段話三百字,回答各種先哲學術家用盡一切方法想回答的問題。
故而,死是一種後果,是上帝都不想看到的後果,是人最終逃避不了的黑暗。死亡又怎能煉淨一個人,使他進到如此純淨無暇的天堂並永遠活下去呢?
但是,如果有一個完美的人替你我擔下做錯事的事實,是不是我們就乾淨了?如果有一個完美的人替你我承受了做錯事的後果,是不是我們就不用承擔了?再大膽一點想,如果這個完美的人最終從死亡中活著走出來,是不是我們就不會死了?我們,是不是就可以進天堂了?
只是,這個人必須完美——很簡單,不完美的人無法使不完美的人成為完美。並且,我們相信他的擔待和復活。
世間沒有完美的人,但是上帝預備天堂不是用來讓人望而興嘆的。所以有一道階梯通往天國,完美的人是上帝的兒子——耶穌基督。
人人有罪而死,上帝賜下獨生子耶穌成為肉身來到世界,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,被埋葬三天后復活。藉著信他,人得以視為無罪而進到上帝面前,從而有永生,並盼望著基督耶穌的再來,審判這世界。此為福音。
關於天堂,聖經裡有一句話是很特別的——「天國近了,你們應當悔改」。
看到沒,天國不是和現世並存的平行世界,天國是在將來。而天國的臨近,並不是伴隨著普天同慶的歡樂,相反,卻是一個要世人緊迫行動的信號。因為有一件事,雖然殘酷,但卻是事實:
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去天堂的。
不是每一個人都想踏上去往天國的階梯,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被救贖。如果說天堂意味著永遠的生命和美好,那天堂的到來是否也表示永遠的死亡和痛苦會同時來臨?眼見著永恆的美好降臨而無法進入其中,這本身是否就是一種永遠的折磨?天國近了,就在不遠的將來,你是否有那個把握能去到那裡?如果沒有,是不是應該「悔改」去認識和求告那位救主?
「悔改」聽起來起來分量很重。的確,你若從未聽聞過福音,你不會認為自己有罪,你不會認識真正的天堂,你不會知道有一位救主,你也絕不會信靠和求告。從任由自己在人世間掙扎然後死去,到承認自己的無力而信救主得生命,這是一條鴻溝,並非不能跨越,但的確需要「悔改」的分量。
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去做的,然而去做的人,你們會進入那個真正的、美好的天堂。
因為凡求告主名的,就必得救。 ——羅馬書10:13